探究NBA 2017-2018赛季伤病增多的原因
在NBA的漫长历史中,伤病一直是困扰联盟各支球队的重要因素,而2017-2018赛季,伤病情况似乎格外严重,众多球星纷纷因伤缺阵,给比赛的精彩程度和球队的争冠格局都带来了巨大影响,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一赛季伤病如此之多呢?
比赛强度的持续增加是一个关键因素,NBA的赛程安排极为紧凑,球队需要在短时间内进行大量比赛,从常规赛开始,各支球队就要马不停蹄地征战,背靠背比赛更是家常便饭,球员们的身体在如此频繁且高强度的对抗下,承受着巨大的压力,长时间的奔波、连续作战,使得身体疲劳不断积累,受伤的风险自然大幅上升,一些球员在连续多场高强度比赛后,身体机能下降,肌肉力量失衡,很容易出现拉伤、扭伤等伤病。
球队战术风格的转变也对球员伤病产生了影响,现代NBA强调快速转换进攻和高强度防守,球员们需要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更多的动作,频繁的急停、加速、跳跃以及激烈的身体对抗,让球员的关节、肌肉和韧带承受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力,在防守时为了限制对手的突破,球员往往需要做出大幅度的身体动作,这就增加了脚踝、膝盖等部位受伤的可能性,随着比赛节奏的加快,球员在进攻端也需要更快地做出决策和执行动作,这也容易导致身体协调性出现问题,进而引发伤病。
球员自身的身体状况和训练方式也不容忽视,部分球员可能由于年龄增长、身体机能下降,导致伤病隐患增加,一些球员在训练中可能过度追求力量和速度的提升,而忽视了身体的协调性和柔韧性训练,使得身体在比赛中的应变能力不足,一些球员可能没有遵循科学合理的康复计划,在伤病初愈后就急于复出,这不仅不利于伤病的彻底恢复,还容易导致伤病反复,进一步加重伤情。
联盟规则的一些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伤病情况,对防守动作的尺度调整,使得球员在防守时更加谨慎,避免犯规,但这也导致了防守动作的变形和对抗更加激烈,球员们在这种情况下,为了完成防守任务,不得不加大身体对抗的力度,从而增加了受伤的风险。
比赛强度、战术风格、球员自身以及联盟规则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,导致了NBA 2017-2018赛季伤病增多的现象,这一情况提醒着联盟、球队和球员,在追求比赛成绩的同时,必须更加重视球员的身体健康,合理安排赛程、优化训练方式、完善康复计划,以减少伤病的发生,让NBA的比赛更加精彩、健康地进行下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