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BA 规则全解析
NBA 作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职业篮球联赛,其规则对于比赛的进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,了解 NBA 的规则,不仅能让球迷更好地欣赏比赛,也有助于球员在赛场上合理运用规则争取胜利。
比赛基本规则
NBA 比赛由两支球队进行对抗,每队上场 5 名球员,比赛分为四节,每节 12 分钟,在比赛过程中,球队需要通过投篮得分来获取比赛胜利,投篮命中得 2 分,三分线外命中则得 3 分,罚球时,每罚中一球得 1 分。
违例规则
- 走步违例:当球员在运球结束后,持球移动步数超过允许的步数,即为走步,球员接球后,如果一脚着地,在中枢脚抬起之前球必须离手,否则就可能被判定走步。
- 二次运球:球员在运球结束后,再次运球即为二次运球违例,但球员在以下情况下可以再次运球,如运球过程中球被对手拍击后失去控制,球员重新获得球权;或者球员投篮后球碰篮板、篮筐或其他球员后,自己再次获得球权等。
- 回场违例:进攻方球员不得将球从前场运回到后场,或者在前场使球回场,否则将被判回场违例。
犯规规则
- 个人犯规:包括打手犯规、阻挡犯规、推人犯规等,当球员犯规达到一定次数后,将被罚下场,NBA 比赛中,一名球员单场个人犯规累计达到 6 次将被罚出场。
- 全队犯规:每队在每节比赛中犯规次数累计达到一定次数后,对方球队将获得罚球机会,每节比赛中全队犯规累计达到 4 次后,对方球队在非投篮犯规的情况下将获得罚球。
- 技术犯规:球员或教练的一些不当行为会被吹罚技术犯规,如辱骂裁判、对判罚不满做出过激动作等,技术犯规会导致罚球一次,并由对方球队在中场发球。
时间规则
- 进攻时间:进攻方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次投篮尝试,NBA 比赛中,进攻时间为 24 秒,即从球员在场上获得球权开始,必须在 24 秒内出手投篮,否则将被判进攻 24 秒违例。
- 暂停规则:每队在比赛中拥有一定次数的暂停机会,NBA 比赛中,每队每场比赛有 7 次常规暂停,其中每场比赛的前半时可以请求 2 次 100 秒短暂停,后半时可以请求 3 次 100 秒短暂停,加时赛各有 1 次 100 秒短暂停,还有 2 次官方暂停,由比赛主办方决定在合适的时间使用。
- 罚球时间:罚球时,球员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罚球动作,罚球时间为 10 秒,即球员需要在 10 秒内将球罚出。
其他规则
- 干扰球规则:当投篮的球在篮筐上方时,如果进攻方球员接触到球,球将被判无效;如果防守方球员接触到球,则球进有效。
- 球出界规则:当球完全越过边线或底线时,即为球出界,球出界后,将由对方球队在出界处发球。
- 跳球规则:比赛开始或在争球时,需要通过跳球来决定球权归属,跳球时,两名跳球队员站在中圈,由裁判将球抛向空中,双方球员跳起争球。
NBA 的规则丰富多样且不断发展完善,这些规则确保了比赛的公平性、竞争性和观赏性,无论是球员、教练还是球迷,都需要深入了解这些规则,才能更好地参与和感受篮球这项运动的魅力。
文章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